近年来,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(信创)战略的深入推进,信创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。信创产品评测作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,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2025年,信创认证将面临哪些新趋势、新挑战?本文将从政策、标准、技术、市场等多个维度,为您解析信创认证的现状与未来。

一、政策驱动:信创认证成“刚需”
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视,信创产品的评测和认证已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抓手。财政部、工信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明确要求政府采购的信创产品必须通过安全可靠测评。例如,《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-2024版》明确提出,CPU和操作系统等关键部件需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。
此外,金融、交通、能源等重点行业也纷纷出台行业标准,要求信创产品在特定应用场景中通过适配性测试。政策驱动下,信创认证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“入场券”。
二、标准体系逐步完善,但行业适配性仍需提升
目前,信创评测的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。从国家层面来看,GB/T 25000.51-2016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》为信创产品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基础框架。同时,团体标准如T/AIA 016—2023《信创产品测评 通用要求》等,也为不同领域的信创产品评测提供了具体指导。

然而,信创评测标准仍存在一些挑战:
通用性强,行业适配性不足:现有标准多为基础性要求,针对金融、医疗、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定制化评测方案较少;
生态兼容性要求高:信创产品需与国产CPU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底层技术栈深度适配,评测难度较大;
动态更新需求迫切:随着信创技术的快速发展,评测标准需及时更新以匹配新技术、新场景的需求。
三、技术挑战:兼容性与性能成评测核心
信创产品的评测不仅涉及功能性和安全性,还需重点关注兼容性和性能表现。以国产操作系统为例,其与上层应用软件的适配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。实测数据显示,未通过前置评测的应用软件在国产化环境中运行时,兼容性问题导致的性能下降率高达40%。
此外,随着信创应用场景的扩展,评测技术也在不断升级。例如,基于云的测试技术正成为新趋势,通过模拟高并发、大数据量等复杂场景,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信创产品的性能表现。
四、市场格局:评测机构多元化,服务能力成关键
目前,信创评测市场已形成“国字头+地方性机构”并存的格局。国家级的评测机构如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、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等,凭借其权威性和专业性,是服务器等硬件产品信创认证的首选。与此同时,地方性评测机构也在快速崛起,在软件产品、软硬件一体机等产品的检测中,通过提供定制化、本地化的服务,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。
然而,评测机构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,企业在选择评测机构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:
资质合规性:是否具备CMA、CNAS等权威资质;
技术能力:是否具备全栈式评测能力,覆盖硬件、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等多个层面;
行业经验:是否在金融、交通、能源等重点行业有成功案例。
五、未来展望:信创认证将走向精细化、场景化
展望2025年,信创认证将呈现以下趋势:
评测标准精细化: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场景的定制化评测标准将逐步完善;
评测技术智能化:AI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评测效率和准确性;
评测服务生态化:评测机构将与信创生态伙伴深度合作,为企业提供从测试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务。
信创认证不仅是政策要求,更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、拓展市场的关键手段。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技术能力的提升,信创评测将为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对于企业而言,选择专业的评测机构,提前布局信创认证,将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制胜之道。
如果您对信创认证有更多疑问,欢迎留言交流,或私信获取《2025信创落地必备指南》。让我们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的繁荣发展!

安畅检测具备CNAS/CMA双测评资质,是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信创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、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信创产品测评专委会副主任单位、潍坊市数据协会信创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。


同时安畅检测是全国首发“信创产品测评 通用要求”标准第二参编单位、全国首本《信创产品测试》图书主编单位。
可为广大企业的信创产品或项目提供专业、可靠的信创测评与认证服务,欢迎有需求的朋友垂询!
软件测评咨询电话:186-6896-9390(微信同号)